當族譜在家族場域中,通常象徵著血緣、權力、身份認同等特定意義,然而族譜隨著研究者在藝術場域的調度,不再單純承載家族權力與認同的符旨,轉而成為一種符徵,其符旨因藝術家調度而多樣化,如族譜被研究者放置在皮箱裡,與皮箱、音響一同被看作播放聲音的藝術裝置時「族譜」僅作為符徵存在,一旦符旨不單一指向家族權力與認同時,符徵符旨在藝術展演中呈現斷裂,這種斷裂得以對族譜於家族場域展現相互指涉關係產生擾動。 運用藝術家之書的閱讀位置立基於書所特有的私密和公共雙重特質,研究者以此媒介再製族譜,意圖將家族中的「私語」公開化,進而挑戰原本隱藏在家族封閉敘事結構,讓藝術家之書成為開放性、多元交流的破口。同時研究者透過訪談逐步問出家族中被忽略或遺失的成員全名,此行為揭示過往族譜對某些家族成員的失語與抹除,對當時代權威性敘事與性別權力結構提出不一樣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