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標及發展特色】 教育學生在台灣語文領域的基本專業知能。培養學生卓越的語言、藝文才華及其實務應用技巧與教學能力。培養學生多元的創造力與宏觀的國際視野。 課程領域: 以台灣語言、文學及文化為主軸,亦含史地、文化、民俗、資訊及戲曲等。 語言領域: 以台語為主,但客語之基本知識亦列為修習課程,並要求學生英語及日語的能力。 應用與理論兼顧: 教學目的以實用為主,亦有不少理論課程。 【課程規劃說明】 ▪︎師培與非師培並行 ▪︎二年級分為「語言與教學組」及「文學與文化組」➤依個別興趣,深耕相關的專業知識 【特色活動與學習環境】 ▪︎課外實務學習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團活動,主動參與校內外之演講、研習營活動,或擔任與本土語文、民俗文化相關之義工、工讀等,享受多彩多姿的大學生活。 ▪︎國際學術交流 本系關注國際事務不遺餘力,開設國際性 學習課程,招收境外生,並鼓勵學生勇於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和外語檢定考試,老師致力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體驗台灣傳統文化 本系提供文武場樂器、歌仔戲舞台與戲服、 布袋戲棚及專業道具等,讓學生能更了解並 親自體驗台灣傳統文化。 ▪︎學習環境、硬體設備 位處本校勤樸樓1F、2F,設備完善,環境優 美。設有參考室(系圖書館)、視聽教室兼表演廳、普通教室、研究生研究室、專業錄音實習室、專業攝影棚兼實習室及教師研究室。 【實習、專業證照、特殊資源】 實習合作機構:公視台語台、華視、鄭福田文教基金會、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九天民俗技藝團、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小金枝歌仔戲團、地方文史工作室及基金會、大甲鎮瀾宮、東港東隆宮、前衛出版社、金安文教機構、真平企業有限公司、康軒出版社、各廣播電台、老樹根魔法木工坊、台中市民俗文物館、台中市台日文化經濟交流協會、各縣市政府文化局。 【學生就業、發展方向及升學資訊】 1.升學 繼續進修語言學、台灣文學、台灣戲曲、台灣文化、新聞傳播等相關研究所。 2.就業 師資培育生:修習中等教程(台語專長)或小學教育學程者,可以從事教學工作,擔任教師、校務行政或學術研究。出路以中學台語老師、小學專任教師、代理代課老師或補教業老師為主。 非師資培育生:可以進入文化業、傳播媒體業、相關民間企業或政府機關等就業。出路包括公務人員、文化行政、電視或電台主播、記者、台語節目企劃、劇團行政、觀光導遊領隊、社區文史工作者、地方研究者、計畫助理、台語文作家、文字編輯及秘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