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본 컨텐츠는 현재 귀하의 언어로 제공되지 않습니다 (한국어)
《夢土上的李泰祥》

《夢土上的李泰祥》

告別十周年紀念特展

《夢土上的李泰祥》

告別十周年紀念特展

전시 소개

전시명

《夢土上的李泰祥》

전시 기간

2024-06-12 ~ 2024-07-17

장소

中正紀念堂 3展廳

주소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策展人/張忘 「天上人間,僅一夢之遙。音符有愛,長存你我心中,看到在夢土上的李泰祥,依然是那個對未來充滿好奇又勇往直前的阿美少年」。 大師李泰祥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十年,但他對抗病魔堅持不斷創作音樂的身影依然感動著世人,儘管世界快速地轉變,音樂界的風雲流轉,李泰祥的音樂仍不斷地被傳唱。當人一生臣服在一幕又一幕的人生大戲中,成為命運安排的演員,李泰祥卻永不放棄堅持做自己。 1979年,臺灣正迎來了「臺灣錢淹腳目」的黃金年代,「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橄欖樹〉在戒嚴時代曾經被視為禁歌,卻也成為華人世界不斷傳唱至今的神曲,標記著華人時代的來臨,並奠定了李泰祥大師的地位與時代性的聲音。三毛的詩、李泰祥的曲、齊豫的歌聲,讓這首歌成為「文青的代表」、「文創的先驅」。 當李泰祥的音樂進入民歌及流行音樂的洪流時,成為普羅大眾所敬重的音樂大師,但同時也掩蓋了他在古典音樂及跨界藝術上的光芒與成就,在2014年獲得文化界最高殊榮國家文藝獎時,大眾才頓時發現遊走於通俗音樂及古典音樂與跨界藝術的音樂奇才,同時也是熱愛土地的阿美勇士以及面對病魔的生命鬥士。觀其戲劇性的一生,彷彿看見了弘一大師、貝多芬、梵谷……,留給後世的人生典範,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傳世的作品中,可以看見時代性,更見到了人性的光輝。 這次「《夢土上的李泰祥》告別十周年紀念特展」,策展人張忘以自身與李泰祥大師及其家人結識的近卅年歲月中,回顧其種種往事、歷歷在目。從李泰祥的家中常會不經意發現音樂之外的藝術作品,特別是在繪畫方面的創作,如抽象水墨畫,不只有專業畫家的水準,更巧妙地將畫境轉化成音樂上的意境,進而達到畫中有樂,樂中有畫的境界;李泰祥的才華彷如王維,蘇東坡等古代文人般的琴棋詩畫樣樣精通,更像是東方的孟德爾頌在五線譜上作畫,亦或在詩詞文字上唱歌!縱觀李泰祥燦爛一生,細品不同時期的生命軌跡。

작품 가이드 투어

더 많은 작품 살펴보기
臺灣音樂館

전시자

臺灣音樂館

臺灣音樂館長年深耕於臺灣音樂的調查、研究、保存及推廣,將豐富的臺灣音樂文化研究成果以各類形式展現,包含音樂會、講座、資料庫、展覽、出版等,提供民眾多元的方式認識臺灣珍貴的音樂文化資產。臺音館並透過國際合作交流、鼓勵原創、人才培育與資源共享,展現臺灣音樂文化厚度,同時引領臺灣音樂走向世界,延續臺灣音樂的脈動與旋律。
李泰祥

아티스트

李泰祥

李泰祥(1941-2014)為臺灣著名作曲家,出生於臺東馬蘭部落阿美族,他的音樂創作多元,從古典樂、流行歌曲、實驗音樂到廣告及電影配樂等,兼具跨領域、跨時代、跨文化的開創性;他的音樂就像夢一般,充滿著無數可能與想像,造就許多經典作品流傳至今,對臺灣音樂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與啟發。李泰祥著名的作品有流行歌《橄欖樹》、清唱劇《大神祭》、電影配樂《歡顏》等,並曾獲金馬獎、吳三連藝術獎、行政院文化獎、國家文藝獎等殊榮。

추천 전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