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人人都被焦慮綁架的時代裡,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享受專屬於自己的「Me Time」了呢?從包包中拿出Air Pods,播放下最愛的樂團新專輯,隨著音樂身體微微的擺動;坐在馳騁的捷運上放空,任憑窗外一幕幕的風景帶你遠離塵囂;帶著一身疲憊回家,沖了身熱水澡,在自己最舒適的小窩中沈浸深夜時光⋯⋯還有什麼享受Me Time的好提案呢?跟著platform A的藝術家,找尋專屬於自己的一片寧靜吧! - 王蟻宣《懶懶》 一個慵懶假日的午後,我喃喃自語道「這個週末好像沒有任何安排呢!」 走近窗戶用力地伸了個呼吸,外面的空氣帶了股清新的氣息,和煦的陽光及點點的樹影照映在我的皮膚上,怎麼辦⋯⋯好像又舒服到可以再睡一個午覺了! - 游心妤 《草叢間的船》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咦?我難道是穿越了嗎? 一葉扁舟在碧綠的池水中載浮載沉,左搖右擺著⋯⋯在小船上的時光彷彿靜止了一般,這波光粼粼的湖水要帶著我去哪呢? - 李睿歆《有秘密的地方》 嘿!你還記得小時候的那塊秘密基地嗎? 也許是地下室大型傢俱之間的小縫隙、還是一床厚重且帶著些古老氣味的大花被底下、或是那塊照得進光的小閣樓裡,這,不僅是我的秘密基地,更是我的精神時光屋! - 張育瑄《星期三放學從後門回家》 耶!今天放學後不用上英文課! 每到星期三的這天,我總是從一早就期待著放學。隨著下課的鐘聲迴盪,鬧鬧轟轟的嘈雜聲漸遠,我悄悄地踏上後門往家裡的田間小道,內心不禁激動地大喊:專屬於我的午後時光正式開始了! - 戴于濱 《裏》 外表總是堅強的男子,都需要一個能夠卸下心房、窩著一整夜的小小天地吧! 窗外漸亮的夜光灑進了屋、找映著滿屋子散落的遊戲機,在角落的電視也準備打烊了。充飽了電,今天也繼續加油吧! - 蕭逸玫《Hide》 若問我最想要什麼的超能力,我一定會回答:「我想要哈利波特的隱身術!」 在低潮、挫折之際,總有人不切實際的告訴我要勇敢,別逃避。也許,找一塊顏色相近的布蓋在身上就沒人可以發現我了吧!
platform A 是一個線上藝術電商,提供眾多台灣新銳藝術家的原創畫作供大家選購,我們把關作品的品質以及發展性,並且導入AR技術讓您在家也能輕鬆試掛,是收藏新手的最佳入門平台。 我們致力於打造多元體驗,希望作品的各種樣貌與層次都能被看見,也期待來 platform A 探索藝術的每一個你,皆能深刻的感受到作品的厚度與深度。因為每件作品都是藝術家竭盡心力的成果。
王蟻宣(1987-),畢業於東京設計師學院,以插畫創作為主,主要創作媒材包含壓克力顏料、色鉛筆、電腦繪圖等。 蟻宣的創作大多從生活中啟發,透過日常的觀察和思考,將過去的生命經驗轉化為一幅幅的作品。作品風格清新溫柔,用簡潔的線條和溫暖的色調表現她對於情感、愛與回憶的感受。 她形容自己對創作有某種偏執,而這種可以陷入偏執的時光,在事事追求平衡的生活裡顯得彌足珍貴,就像是一種超越時間、空間,卻又專屬於自我的領域。對王蟻宣來說,心靈就像是海洋一般廣闊的世界,越是探索、沉浸於其中,就越讓人著迷。
游心妤(1992-),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以壓克力為主要創作媒材。 游心妤的作品有一種臨場搭設的劇場感,在畫面裡的人物與景色並非完全出自於真實,它們帶著一點不太協調的衝突,在作品中展開一幕又一幕詼諧故事。藝術家擅長使用碳酸鈣材料,在畫面中製作出類似淺浮雕的效果,而突出的部分又更加強化了劇場的佈景意象。 近年來的作品中,她喜歡在作品中呈現「迷」的概念。在游心妤所創造的小小劇場中,每個人似乎都對於某些事物著迷,而這些著迷、甚至是迷信的狀態,在某些方面來說,彷彿才更能讓人們相信自己正在活著。不論是戴上VR眼鏡的觀眾、繞著小池子打轉的狗兒,或是遠道而來求仙的人們...
李睿歆(1997-),目前就讀於布魯內爾大學藝術心理治療研究所,主要創作媒材為油彩、壓克力等。 李睿歆將繪畫當作是思想的呈現,整個創作的歷程就像是一首長詩,而不同的作品就像是一首詩的各個段落。藉由挑戰不同尺幅的作品,展現她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過程。在繪畫的過程中,對於媒材的運用與創作技法,都能視為詩句的抑揚頓挫。李睿歆喜歡油畫的黏膩,在作品上所呈現的阻力和觸感,就有如生命中所留下來的痕跡。 在她的作品裡面,看似無意識的進行各種創作表現,多少都隱含著對於社會現狀的反抗。她透過繪畫來活絡僵化的身體和體制,解放那些難以破除的價值觀。她以「推拿」來形容這種順應關節與肌肉疏通的過程,透過繪畫讓這些被壓抑的身心狀態能夠再次被察覺,並且以繪畫的語言再次展現在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