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 (English)

#1

屋頂瓦材

新北投車站屋頂瓦材歷經四個時期變化 一、 昭和十二年(1937)使用銅瓦 日本式舊建築,大多使用銅瓦做為屋頂,銅與水不會產生反應,與氧表面形成一層棕褐色的氧化銅,產生阻隔使得銅金屬不受到損壞。 西化關係影響了明治、大正時期建築師,建造「新北投車站」時採用菱形銅瓦屋頂,運用在木造建築。銅金屬相較起黑瓦較輕,屋頂承重壓力較小,由底向上鋪設,具耐候性及緊密性上較陶瓦耐用,因需耗大量時間和精密工法製作,現今較少使用,在文化財保護的建物中還可以看見其身影。 二、民國五十年代末期(1960)更換為波浪板 石棉紋水泥瓦片,簡稱石棉瓦,最常見的低風險含石棉物料,過去舊式屋舍常以石棉瓦片建造,因其中釋出極微細浮游石棉纖維,可長時間停留在空氣中,因危害人體健康目前已停止使用。 三、 民國七十七年(1988)改為「日本黑瓦」 日治時期引進製陶技術,建築方面引進傳統黑瓦,使用在寺廟與一般住家、宿舍居多,車站遷至彰化時亦使用此材質。 四、民國一百零六年(2017)改使用銅瓦。 車站回新北投重組時,改回原日本時代即使用的「銅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