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 (English)

#26

未來的遺址

黃敬家

在千萬年的尺度下,竹科在四十年間建成。新城斷層的切過,卻使看似完美的科學園區處於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因此,這會是一個 28 公里的自然界線和 749 公頃的人造園區之間抗衡的過程。我想要在看似穩固的竹科中揭露出這個地底下的巨大裂縫。透過置入一個觀測的公園使斷層不可見的地震能量被感知,將地表上的虛線透過建築而變得清晰可見。當斷層的變動性在空間中被記錄下來,公園成為監測自然力量的場所,這是一個持續透過科學研究而被管理的景觀,它背負著竹科每年一兆的經濟產值與高達十五萬的就業人口。 在緩慢潛移和劇烈錯動之間,公園回應著基地上複雜的地質線索。蓋在斷層上的劇場與圖書館回應著斷層未來每年的微小變動。線性的金屬迷宮在地震來臨時產生彎曲與變形的可能,是一片透過地震而賦予型態的地景。過去的控制點現今已消失,我想將這一條條人為探測的直線作為公園中的主要動線,並在這些具有精確地質數據的控制點上,展現出斷層的緩慢變動。公園裡的地形起伏呼應著過去地震震源所發散到基地的弧線,使學理上的幾何性慢慢變成可以被體驗的身體性。而漸漸深入小山丘的是兩米的考古探坑,展現出地層的不連續性。公園中每個層次代表著不同的時間尺度,不同層面加疊在一起的時候,創造出一個具有複雜織理的公園。 我想在移動與停留之間、危險與美麗碰撞的時候,創造出崇高的藝術體驗。在奈米尺度的世界裡,重新找回人體尺度與大地尺度的可能性。透過一個地質現象的觀測,在看似完美的人造環境中揭露出大自然具有衝擊的力量並重新找回對土壤與岩石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