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 (English)

About Curation

黃琬玲

Artist

黃琬玲

1980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獲得版畫領域學士與碩士學位,2013年受國立故宮博物院邀請,替常設展「古籍與密檔- 院藏圖書文獻珍品展」複刻水印木刻版畫與教學期刊的拍攝。版畫創作費時,具備技術細節;水墨畫偏重布局、感性以及彰顯創作者的心境。她結合水墨與版畫的創作形式,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利用膠與墨不相容的特性,膠保留了線條及文字,黑白基調的畫面綴以型版色,類負片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一種消逝的美感,回應當下被壓縮時間和脆弱記憶。
石孟鑫

Artist

石孟鑫

1995年出生於臺中,2022年畢業於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作品形式以雕塑和空間裝置為主,近期創作常使用生活中的現成物的功能性去拼裝、變形,回應建築物中不被使用的畸零空間,讓物件和空間產生對話。
周代焌

Artist

周代焌

1986年生於新竹,2012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同年獲選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2016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崩解劇場」個展。從2011年《全球寂靜》、《寂靜之外》、《前山》系列到2020年發展迄今的創作,周代焌的創作逐漸建構出屬於他這個世代特有的視覺經驗與想像,從平面繪畫轉化發展為繪畫裝置,延續過去創作中自然與人為介入之間的衝突,並透過探討臺灣過往的產業史及地貌變遷,發展出穿越劇式的時間軸度。
黨若洪

Artist

黨若洪

1975年生,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2002年取得西班牙Salamanca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同年榮獲西班牙聖馬可獎(Premio San Marco)之首獎,2005年獲得高雄獎首獎,2008年獲得第八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2016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18年受邀於臺北關渡美術館舉辦個展「帽子.馬靴.條紋褲|旅行 三件」,2019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推出個展「老男.雜匯.小神仙」。
陳孝齊

Artist

陳孝齊

1990年生於臺灣,現為藝術家、展演策劃,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戲劇所碩士。他從街舞文化開始探索藝術之路,自2012年開始以身體/行動進行觀念性展演創作,將展演視為佔領空間的情境異變事件;2014年以藝術進入日常生活為理念,於永和創立「酸屋」實驗空間,現為團隊召集人。他的創作多探討生活及身體樣態,存現於各式場域或景觀下的時/空間意義,並藉由藝術的行動實踐及其反饋事件的創造、發生或紀錄,將藝術感知經驗的過程,視為哲思生命本質性及社會性的方法。
許惠晴

Artist

許惠晴

創作以身體作為藝術表現媒介,透過身體刻意化動作的言語作為觀念的延伸,將平凡無奇的日常性身體,機械化、儀式化、簡易化的動作表徵,圈構出不尋常的迴路氛圍,指涉出對種種既定的社會模式的反殖狀態。近年來,這種隱喻性的批判更加深入創作的基底元素,社會性身份的轉換與創作生命的延續,造成之間的歧路,依此激起其中加劇的矛盾性,這種近似於神經斷了線的裂變,正體現於創作是對現實生活的反芻,將物件形體搓揉為時間與空間的交錯,執念於找尋身體的自主性,同時,藉此觸及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性別的身體景觀。
邱昭財

Artist

邱昭財

1977年生於苗栗,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專長為互動機械裝置。作品結合物理原理或發條機械等,將類同於玩具的互動機制置入作品,經由觀眾主動介入來觸發開啟作品動態,完成觀者與作品的對應歷程。近期作品則納入數位技術的運用,藉數位控制的裝置運作探索雕塑與空間關係的新可能。
黃彥超

Artist

黃彥超

1985年生於臺北,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作品主要在關注當代身體形貌的想像,近期的作品都以合作參與式計劃,或表演與行為來進行。 本次計劃邀約來到新竹創作與教學的藝術家蔡夢琦共同想像這個作品。以非常高彩度與官能感的影像訊息給出,但裡面皆有很強烈的繪畫性。因此計劃中也處理繪畫與影像的邊界,且許多影像畫面彷彿被套了濾鏡,遮蔽了事物的原貌而給出許多可以讓觀眾投身的想像,彷彿置身有如夢境般的視觸體驗。
蔡夢琦

Artist

蔡夢琦

生於1988年,作品以繪畫性為主擴延到其他的創作媒介以及形式。作品具有豐富強烈官能飽和的色彩,源自媒體時代下身處其景窗視野下的情境體會,彷彿置身在自帶濾鏡的介面身體,且不斷回推當下身體的速度感與內部情感。給出某種分裂形貌與破碎主體的視覺畫面,並投身於多樣的創作命題。
Tamas Szvet 湯明煦

Artist

Tamas Szvet 湯明煦

1982年生於匈牙利的索爾沃什,目前在臺灣的新竹居住及工作。湯明煦對於視覺和認知非常感興趣,他希望透過藝術研究挑戰我們視覺認知的臨界點,以及我們可以如何運用新的視角,換個角度看世界。 他的雕塑和裝置作品在傳統技法上添加新意,使用自然素材如木頭、竹子、金屬並結合光影、投射、反射或虛擬實境,並透過現地製作去強化觀者和他身處的環境的互動連結。
許家禎

Artist

許家禎

1989年出生,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在新竹生活及創作。作品以身體做為乘載情感的器皿,收集群體隱私的共有情感,進而一步步梳理常民文化中的情感痕跡,將個體記憶的故事轉化為具公共性的技藝培養,進行行為生產,展演於各外部場域裡與社會開放對話,從中窺探個體私密的內在想像,並串起個體與群體之間的自我思辨關係。
張恩慈

Artist

張恩慈

張恩慈(b.1983年-)出生於高雄,台灣。2008年獲得第25屆高雄獎,2009年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2009年獲邀紐約長島水磨坊夏季駐村藝術家,2010年獲得路易威登臺北藝文空間徵件計畫評審團特別獎,2013年獲日本東京森美術館邀請參與 “LOVE:藝術與愛的主題”十周年紀念展,2014年參展“界:台灣當代藝術展1995-2013”於美國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2015年前往巴黎西帖國際藝術中心駐村。近年作品受邀於臺灣、紐約、東京及韓國展覽及收藏。
Lua Rivera Figueroa路瓦.里維拉

Artist

Lua Rivera Figueroa路瓦.里維拉

Lua Rivera是一位在墨西哥出生的裝置藝術家。她通過藝術創作來消除學科之間的界線,促進學科之間的自由互動。她的作品以築巢,生長和生物適應等過程為基礎。
莊培鑫

Artist

莊培鑫

作品聚焦在真實與虛構間的轉換和延伸,探討數位物質、媒介的使用想像與變異,在理性地操作下提供觀者感性的觀看角度,創作媒材多元,包含錄像、繪畫、裝置和雕塑等。
謝牧岐

Artist

謝牧岐

謝牧岐(b.1981,臺北)。目前生活於台北,其創作形式是結合繪畫、行為與影像拍攝,進而探討藝術家的身份以及人與繪畫的關係。從謝牧岐的創作可以觀察出對於繪畫的熱情,他喜好以幽默與戲謔的手法,引領著觀者進入作品之中。
謝鴻均

Artist

謝鴻均

謝鴻均自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於1989年取得美國紐約 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藝術創作碩士,1995年獲得紐約大學 (NYU)教育學院藝術創作博士,現職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專任教授。謝鴻均在身兼女兒、妻子、母親、學者和藝術家的多重角色裡,一步又一步地匍匐前進並從中汲取養份,她的作品以層疊交融的圖像與豐富的互文指涉展現生命裡的巨大能量,同時提出對於身體與性別議題深刻的觀看視角。謝鴻均經常受邀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臺 北當代藝術館的展出 以及訪談 ,作品獲得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機構所典藏,為當今台灣藝壇中生代女性創作者中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