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 (English)

Introduction

Exhibition

疫年紀事-疫後時代備忘錄

Curator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

Duration

2022-07-22 ~ 2022-09-18

Venue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

Address

新竹市中央路116號、 新竹市中央路241號6樓

策展顧問/吳達坤 自古以來,疫病即是人心中最深沉的恐懼,揮之不去。 難以想像微小未知的細菌、病毒居然能成為文明進步的巨大威脅,疫病帶來無以數計的死傷超越饑荒、戰爭跟天災。伴隨文明的演進,人類對資源的肆意消耗引發了大自然的反撲,各種原先存在自然界的病毒、細菌也不停演化變種增生,對所有生物的生存和未來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在步入「人類世」的時代,我們真正的學習到在發展文明的同時,也必須理解地球正是警示人類活動帶來的後果。似曾相似的歷史不斷在世界各地上演,我們熟知的中古世紀的黑死病、上世紀終結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班牙大流感、2003年的 SARS冠狀病毒皆是人類面臨疫情的新衝擊和挑戰。面對全球近代史上最嚴重的疫情, COVID-19病毒由初期的Alpha變異到 Delta再到目前肆虐的 Omicron 變異株,全球數十億人被迫經歷隔離,許多醫護人員仍在抗擊傳染病的前線奮戰。時至今日,迫使全球政經體制與人類生態系巨變驟生。全球超過5.4億人受到感染,630萬人病歿,更照成難以估計的世界經濟災難。台灣的防疫政策也從初期「清零政策」走向與全球接軌的「病毒共存」,這段漫長旅程得之不易。一場疫情,牽引著世界的未來。 《疫年紀事》引用史上第一部瘟疫文學《大疫年紀事》,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狄福(Daniel Defoe)融合紀實與想像的小說,場景設定於1665年倫敦的一場瘟疫。書中描述的疫情與耳語、恐慌不可收拾的蔓延。正如傅柯(Michel Foucault)對瘟疫時期個人自由與社會權利交互過程的論述,社會對病患的監控、隔離及通行控制形成了一系列精細化措施,用以區分個體差別。同時,社會權力在這個特殊時期分化,並為個人主體性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當現實與小說文本不再遙遠成為趨同交會的直線,反覆發生的歷史,牽涉著我們看待疫下生活與共處模式。為何每個大疫之年發展皆如此似曾相似?回到2022年,隨著疫情演變,文化藝術機構的運作和藝術生態發展陷入不確定的深淵,各藝文領域的從業者在藝術創作活動及日常生活也受了巨大影響。如果說「回不去了」將是持續滾動的疫常狀態,日常將以何種型態重新被運作,而什麼樣的藝術又是必要、無可取代且刻不容緩的?藝術機構藉由疫情本身來討論生活,邀請藝術家現身說法,並研究疫後時代的應對之道,藉由這檔展覽激發的想像,藝術家與機構又將如何更積極地與藝術家、公眾與社會對話與連結? 隨著疫情演變,世界亦脫離我們熟知的經驗法則,從現行制度到社會結構的精神總體也隨著滾動修正。後疫情時代打破讓虛擬、遠距的比重界線,人類在虛擬線上的生命經驗佔比大幅增加,這種被迫隔離的科技樣貌,見證文明社會與自然之間的滑移。 《疫年紀事》展覽邀請了15組共16位藝術家們參展,跨越新竹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同步展出。藝術家們思索疫情期間遭遇的各項議題,除了對當下數位時代大數據生活的改變進行紀事,以自身的創作與藝術行為對話。藉由外在觀察、內心沈澱與疫後共生三階段呈現。藉由藝術家展現創作過程中帶來平靜人心的堅韌意志,堅毅面對困頓的共存之道,並探討疫情下的積極應對策略,推測後疫情時代的未來的人類世。本展探討以下子題,將作品分佈羅列雙展館呈現: 一、疫生 :外在考現 路瓦·里維拉( Lua Rivera )位於新竹美術館外的作品《金色螺旋 》為本展提出宏觀且精準的定位,金色染色體的螺旋外型寓意著⼈類世與病毒演化議題的多重指涉,在疫情時代下「藝術」是否具備其他思想與跨學科貢獻的可能︖ 這展覽的每一位參展藝術家皆以實際行動證明著藝術的存在力量。謝鴻均的作品《記憶的皺褶》、《陰性空間-未能終結篇》闡釋創作者面對疫情時代的個人陰性書寫,以女性多重身份的創作勞動展開心靈對話。延續謝鴻均的女性身份,張恩慈的作品則以布料針線縫製出裝置作品《碎片與希望》,以軟雕塑跟平面繪繡,蔓延增生在美術館一、二樓空間之中,一針一線柔軟的纖細包覆疫情下的人心。 作為本展唯一跨越美術館與241空間兩場地的創作者,黃琬玲的作品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疫情期間多次造訪新竹這座古今交會之城,她應用擅長的水墨設色與具備科技感的VR頭顯,恰如其分呈現出疫情中閩、客族群與外籍移工在新竹這座古今之城難得察覺的安適與清明。石孟鑫的「轉轉」將台灣建築常見的外牆空調主機、髮廊旋轉招牌、廠房風管作為元素串接安置於241展場,似乎暗喻疫情隔離期從窗外望出的單一城市景像。許惠晴的《邊境漫遊》錄像源自擔任空姐的工作經驗,由左右兩側對應錄像構成,一位是穿著航空制服的端莊空姐毫無抵抗能力的接受任何旁人要求她穿上的衣物,一位口腔反覆咀嚼食物並噴射出去的失控樣貌,隱喻疫情下生活的強烈對比與抗衡。 二、內觀:心象探尋 美術館二樓展區,莊培鑫展出裝置的製作以數位技術將生物轉化成編碼的型態上傳雲端,生命與意識被轉譯成大數據,意識上載達成永恆不朽。謝牧岐繪畫中的寫生對象是台灣歷史中的各個場景敘事,它是個能讓藝術家不斷推翻又重新建構的對象,如同人類面對疫情,充滿艱困挑戰與自我否定再修正的追尋。 回到241展區,周代焌在疫情間有更多時間思考自身文化與歷史的課題,便開啟關於島嶼碎片化歷史的研究,他用創作提出關於直線時間軸的歷史提問,堆疊出自身的可變時空;黨若洪的繪畫則以自我對話與他者的內觀歷程作為投射,當顏料與畫筆被操控、塗抹、拖曳、疊加、迴旋的過程中,一個個場景、描繪對象歷歷顯現,霎那間被銘刻紀事。在黯黑空間中,一個微小光點緩緩位移,精確對位的機械運行,光點由流動的未明狀態到時間堆疊的定格顯像,這是邱昭財帶來的作品《光.景》。巧妙的牽引觀者去經驗身體感知、心念識想的變化,成就一片彼岸。《情事絕品》是許家禎是打開家族相簿與父親的秘密對話,藉著家庭相簿作為靈感,展開一段剖析成長經驗,面對個人情感與家庭的旅程。父親交給弟弟繼承的眼鏡行,或許將伴隨著疫情衝擊不復存在。 三、共生:共存 匈牙利籍的藝術家湯明煦(Tamas Szvet)為本展帶來互動性極高的《藝術健身房》,因疫情下許多健身房被迫關閉。藝術家製作了多件特殊造型的鍛鍊器材,同時刺激參觀者的生理和心理。使用文字與背後的意涵,觀者可以同時在文化與運動中找到靈感和活力。擅長展演行為創作的陳孝齊,製作了全身肖像在新竹旅行錄像。運用影像記錄人形立牌跟新竹場域的藝術行動,藝術家擬像的身影為城市帶來人為造景介入節點。黃彥超+蔡夢琦兩位合作的《東門是場夢,台北沒有愛》,重新連結通往並召喚意識深處的夢境,創造出非常華麗異己的東門市場風華,成為疫情下兩位作者對他處投射的浪漫青春再現,藝術家們宣稱這是對地方上色的計劃。同時,本展在教育活動上並邀請身兼平面設計師與瑜伽老師的石岱芸,為本展規劃一套沉浸式瑜珈體驗《 Dream Yoga 》,與湯明煦(Tamas Szvet)的《藝術健身房》一靜一動,呼應身體與心靈空間的共存狀態。 藝術家們以創作帶領我們跨越疫情,尋覓心境上一方清明靜謐,與之共處。在越是艱困的時光裡,思索著藝術如何自癒癒人,在疫情的不同發展情況之下,做出生活調適減少虛耗與空轉,讓我們在藝術的包容撫慰之下重新認知。在不斷變動、流變的世界中,以堅韌自信的態度來從容應對、共同學習與病毒共存,藉由藝術的力量帶給我們堅韌強大的心靈,一齊走向共存共生的疫後進行式。

Explore Works

more works

About Curation

more description
黃琬玲

Artist

黃琬玲

1980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獲得版畫領域學士與碩士學位,2013年受國立故宮博物院邀請,替常設展「古籍與密檔- 院藏圖書文獻珍品展」複刻水印木刻版畫與教學期刊的拍攝。版畫創作費時,具備技術細節;水墨畫偏重布局、感性以及彰顯創作者的心境。她結合水墨與版畫的創作形式,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利用膠與墨不相容的特性,膠保留了線條及文字,黑白基調的畫面綴以型版色,類負片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一種消逝的美感,回應當下被壓縮時間和脆弱記憶。
石孟鑫

Artist

石孟鑫

1995年出生於臺中,2022年畢業於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作品形式以雕塑和空間裝置為主,近期創作常使用生活中的現成物的功能性去拼裝、變形,回應建築物中不被使用的畸零空間,讓物件和空間產生對話。
周代焌

Artist

周代焌

1986年生於新竹,2012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同年獲選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2016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崩解劇場」個展。從2011年《全球寂靜》、《寂靜之外》、《前山》系列到2020年發展迄今的創作,周代焌的創作逐漸建構出屬於他這個世代特有的視覺經驗與想像,從平面繪畫轉化發展為繪畫裝置,延續過去創作中自然與人為介入之間的衝突,並透過探討臺灣過往的產業史及地貌變遷,發展出穿越劇式的時間軸度。
黨若洪

Artist

黨若洪

1975年生,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2002年取得西班牙Salamanca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同年榮獲西班牙聖馬可獎(Premio San Marco)之首獎,2005年獲得高雄獎首獎,2008年獲得第八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2016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18年受邀於臺北關渡美術館舉辦個展「帽子.馬靴.條紋褲|旅行 三件」,2019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推出個展「老男.雜匯.小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