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 (English)

#7

Museum Visionary

陳筠禎

指導老師:吳承軒 "隨著藝術的創作形式和內容逐漸多元化,加上元宇宙、NFT 等概念的興起,藝術的範圍開始難以被界定,這是藝術大爆炸最顯著的一個結果。 而當藝術的邊界如果是很模糊的時候,藝術是否會面臨消失的處境? 我開始思考在上述的現實與困境下,一個美術館能以何種姿態去回應當代藝術的現狀,也許這樣的困境會是重新定位美術館的機會。 我針對台灣的藝術空間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發現台中雖然有了國美館,但仍沒有一座屬於台中市層級的台中美術館,一個更貼近台中日常且能展現在地價值的美術館。 而黎明新村是一個乘載了一段台中重要歷史的所在,包含眷村文化、省政府遷移等故事,無論在歷史上、人文上、抑或是他本身鄰近新市政中心和交通要道的優越地理條件,最終促成了我選擇黎明新村為台中美術館基地的原由。 新村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城市裡的一座美術館,保留了當時代的建築風格和生活方式。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許多舊眷村時期的建設與現代生活需求已經不相符,因此產生了許多閒置、老舊、空屋等現況。此時我將國美館的定性定量分析與新村內的閒置空間加總進行交叉對比,發現新村可再利用的空間高達 1/2 座國美館。 而要用什麼樣的策略來將美術館不同的機能置入到新村內,同時符合上述藝術大爆炸的困境與現實,我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這座台中美術館其實是一個散置的狀態? 像是一張隱形的網絡,裏頭會有幾個比較核心的展間,也會有微型的 STUDIO 和辦公室,彼此相互輔助形成一個完整運作的美術館。 在這次的設計中我選擇了三個閒置空間作為示範,分別是市場、活動中心以及校園圍牆。就像是三場空間的實驗一樣,分別以藝術在商業、文化、教育等層面去產生衝擊,形塑出一系列展現藝術各個面向的價值的場域。"